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 首页 -纪检监察
西宁市:“三个紧盯”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
来源:市纪委监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1日 分享
字体: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宁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见人见事见思想,及时发现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紧盯“关鍵少数”。把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作为政治监督关键点,紧盯干部选拔任用、“三重一大”决策、亲清政商关系等权力集中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信访分析、廉情抄告、约谈提醒、列席会议等形式近距离、常态化监督,910余名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对谈话函询情况作出说明,96名领导干部因履职不力被约谈。积极探索谈心谈话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与下级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日常谈心谈话200余人次;累计安排104名党委(党组)书记、县区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纪委全会上述责述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结果运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考核排名靠后的21名党委(党组)书记进行约谈,促进责任担当,强化问题整改。

——紧盯关键领域。自觉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作为生态环保监督的标准和尺子,坚决维护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政治权威,连续6年召开生态环保领域专项监督部署推进会,压紧压实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采取“纪委常委+室组地+行业监管部门”监督模式,对祁连山南麓西宁片区13个图斑和“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25个问题、2100余件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办理问题线索12件,严肃查处米占良、董小宁等违背党中央战略决策、“干生态吃生态”等典型案件,全力助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紧盯关键环节。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成立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办公室、联席会商专班,建立月初定清单、月底对账销号的清单制管理模式,建立纪委与财政、审计、乡村振兴等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重点聚焦资金支出、易地搬迁、风险隐患、问题整改,通过集中督导,确保反馈问题闭环管理,有效整改到位。将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方针运用于工程领域腐败治理,不断梳理明确整体思路,不断创新战术打法、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严肃查处城西区原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朱海祥,西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达煜魁等典型案件。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7935件次,处置问题线索6195件,立案217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33人,采取留置措施178人,移送检察机关130人,严肃查处了易新喜、马永福、丁发英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坚持精准治理,做到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齐头并进,结合查办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75份,提出整改建议180余条,督促健全完善制度机制200余项,推动办案、监督、警示、整改、治理一体贯通。

西宁市基层作风监督举报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