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城西区深入贯彻落实集中整治要求,紧紧围绕维护群众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细致谋划、多策并举,广宣传、深监督、正风气,坚决惩治严惩啃食群众的“蝇贪蚁腐”,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政治站位,在谋划部署中“严”要求。城西区始终把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及时在区委常委会上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有关要求,专题听取我区贯彻措施,制定《全区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四方面21项整治重点任务,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会,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围绕整治重点开展自查自纠,锚定路线图、明确责任田、压实责任链,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强协作配合,从部门联动中“拓”线索。充分发挥城西纪检监察公众号、“西宁评议”“有诉必应马上办”等平台作用,全面畅通信、访、网、电受理渠道,公开受理专线、定期接访下访,深化与区委巡察办、区审计局等部门的结果共享,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凝聚监督合力。虎台街道纪(工)委依托各村(社区)居民服务微信群、网格服务公示牌、“码”上办二维码、书记热线四个“小”平台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线索;通海路街道纪(工)委发挥“廉政勤政监督卡”“矛盾纠纷小卡片”作用,向外围延伸问题线索渠道;兴海路街道纪(工)委落实居民微信群+网格员+物业+业委会+红袖标志愿者+在职党员“六微一体”工作机制,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
加强日常监督,从联动配合中“凝”合力。围绕民生保障、医疗领域、执法司法等群众关切的重点工作,深化“1+9+N”监督效能,联合区人大、区政协、区财政等部门开展校园安全检查、违规报销公务接待费用等联动监督,有效解决部门协调不畅、监督力量分散等问题,真正实现“1+1>2”的监督效果。聚焦西区实际,选取小切口,将农村“三资”管理、优化营商环境中基层执法人员作风不实等问题,纳入区级重点整治项目全力推进,并下发工作提示函,倒逼相关行业执法部门履职担当。持续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减负调研,深化与区委督查室、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部门的结果共享。各镇(街道)纪(工)委不断加大监督职责,彭家寨镇纪委聚焦财务收支、工程项目等关键环节,大力落实“四步”监督工作法,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文汇路街道纪(工)委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及时收集啃食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线索,推动“技术+监督”融合贯通、有效促进;古城台街道纪(工)委将集中整治行动纳入“一月一清单”监督内容中,并开展“全域监督”。
抓好深挖彻查,在专项工作中“肃”纪律。全面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反复举报的疑难问题,建立三色预警线索台账,健全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区纪委班子成员包案领办机制,通过动态调整、时时调度、预警分析、通报纠偏等措施,加强线索处置能力,提升案件查办效率,坚决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实现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截止目前,起底并受理党的二十大以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线索20件,已了结9件,立案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诫勉7人,责令检查1人,批评教育3人,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并对3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全区通报,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的信号。
下一步,城西区将结合全省、全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进会议精神,坚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穿监督、办案、整改、治理全过程,持续加大案件快查快办力度,健全重点案件推进预警机制,强化同审计、财政、信访、民政、公安等部门联动配合,深化“1+9+N”监督格局,运用“群众点题”机制,对群众诉求办理情况的跟进监督,切切实实的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