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政治巡察,不断探索创新巡察工作方法,持续扎实推进区委巡察工作,将提高巡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作为落脚点,着力做好巡察特色文章,确保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
巡前“把脉”,把准方向。在巡察开始前,通过向区纪委监委案管室、组织部、审计局、财政局、信访局发送商请函,统筹被巡察单位在干部监督管理、群众工作督导、审计发现、信访举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起分析研判的“快速路”,向巡察组提供被巡察单位的全方位政治生态“画像”,便于巡察组有的放矢地确定突破口,迅速发现并锁定问题线索,有效地提升了巡察效率。
巡中“点穴”,强化督导。巡察过程中巡察办逐步完善巡察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巡察工作例会。巡察组汇报近期巡察工作进展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巡察办及时纠正巡察组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共同研判发现的问题,对标每轮巡察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下一阶段巡察工作的方向,蹄疾步稳推进巡察工作。同时,巡察办成立督导指导组,不定期深入巡察工作一线答疑解惑,根据各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现场指导,协助巡察组理清巡察思路、规范巡察组工作开展方式、监督巡察组抓牢作风纪律,提升了巡察监督质效,节约了巡察时间。
巡后“会诊”,层层跟进。为防止巡察发现的问题“靶向”不够精准,对巡察报告及问题线索实行评审评估。报告评审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宏观上体现政治巡察监督内涵,微观上注重问题线索的发现,分别通过组内自评、组办共评、巡察办审评、领导小组定评“四个环节”进行。问题线索评估突出了解事实经过、研判造成后果、分析责任主体、适用党规党纪或法律法规等要素,对照“四种形态”把握处置结果,严把线索分类是否准确、语言表述是否客观、线索甄别是否精准“三个关口”,进一步提高问题线索成案率。双管齐下指导巡察组找准巡察重点,深入挖掘问题,实事求是分析,正确把握结构,使巡察移送线索更加精准,报告“含金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