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把廉政提醒做在前面、落到实处,以“四谈四促”前移监督关口,做到常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常动“婆婆嘴”,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警,让日常监督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党员干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关键少数”经常谈,促责任落深落细。强化对“关键少数”的日常监督,健全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和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廉政谈话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红脸出汗,并进行针对性的廉政提醒和纪律教育,敦促“关键少数”牢记初心使命,当好履职尽责、清正廉洁的表率。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对相关党组织负责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因疫情防控、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等原因提醒谈话18人、批评教育5人、约谈6人,推动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受处分干部回访谈,促积极干事创业。把做好回访教育工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式,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被回访者放下思想包袱,改正错误,振作精神,努力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效巩固案件查办成果。今年以来,回访帮教受处分人员97人,达到了既帮助回访教育对象,又教育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新提任干部廉政谈,促廉洁入脑入心。坚持防微杜渐,把任前廉政谈话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新提任干部逢提必谈,拧紧新任职领导干部廉政“发条”,教育引导新提任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党纪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筑牢纪律底线,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履职。今年以来,对新提任的93名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和廉政知识测试,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
苗头性问题提醒谈,促监督抓早抓小。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在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出台《大通县党组织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督,统筹运用好“第一种形态”,让党员干部在经常性的提醒敲打中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批评教育帮助共780人(次),其中提醒谈话370人(次),诫勉谈话46人(次),警示谈话14人(次),做到了无病常防、初病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