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导向,把政治生态研判作为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重要抓手,通过“望闻问切”诊疗,按照6个方面26项研判指标和事项引导对8家单位开展全方位的精准诊疗,诊清查准政治生态“显性表征”和“隐形体征”,做到情况摸得清、问题找得准、病因分析透、治疗见成效。
“望”表推里,找准“穴位”。做足研判准备工作,监督检查室和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积极主动向组织、信访、审计、巡察等部门了解被研判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选人用人、信访线索、审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从收集的数据、案例中整体把握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基本面貌,有效提高政治生态研判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闻”声找线,查找“病灶”。坚持问题导向,从可以量化、有利于操作的角度出发,以“调取资料、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征求意见、个别谈话、民主测评”为主要路径,精准开展政治扫描,调取资料192份,走访党员群众230名,召开座谈会19次,发放调查问卷420份,征求到意见建议150条,谈话了解覆盖176人次,发放民主测评表327份。在研判中,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对被研判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全面体检,使监督有了“放大镜”,确保评价真、分析实、研判准,有效杜绝了打“印象分”的现象。
“问”到实质,分析“病因”。坚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依据研判指标,数据化呈现政治生态状况,以政治纪律、班子建设、责任落实、正风反腐、群众满意、干事创业6个方面为横向坐标,以发现的6个方面的共计93条问题为纵向坐标,画出8家单位政治生态个体图,立体化将被研判单位6个方面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来,实现差距和不足一目了然。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按照6个方面分类别分析原因,督促被研判单位从思想、作风、制度三个层面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查找隐患风险漏洞,力求真实客观反映问题,见人见事见物,全方位进行诊治。
“切”中要害,开出“良方。在被研判的8家单位中,依据数据化的政治生态个体图,进行分层分类评估,实行动态分色预警机制,形成被研判单位整体形象,切实为党内监督提供了可视化的参考依据。注重研判结果转化运用,在研判过程中向被研判单位党组织提出整改意见建议67条,督促被研判单位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并依据整改效果和日常监督检查新发现问题动态调整研判结果,推动形成全面监测、现状评估、治理修复的闭环体系,不断放大政治生态研判的“诊治”效果,持续推进政治生态研判制度化、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净化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