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市多地遭遇强降雨过程,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中,全市水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动起来、统起来、严起来”工作要求和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超常规工作的确定性及时应对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切实打牢夯实防汛救灾工作基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扛牢责任,同下防御“一盘棋”。充分认识极端天气的危害性,坚持把近期强降雨防御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局党组班子以上率下、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促落实防御和应急处置措施;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水管单位闻汛而动,连续作战,落实落细堤防、水库、淤地坝、涝池、山洪灾害危险区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和防御责任人责任;全体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坚决应战,全力做好群测群防、抢险救援工作。
二、超前谋划,打好防汛“主动仗”。召开专题会,分析研判河道水情、堤防防守、水库、淤地坝和涝池安全等防汛形势,提前研判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各项防控机制,及时启动全市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应急联动机制。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全市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期间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转发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提前发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醒3期,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提醒2期。同时,针对206条易灾沟道、22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湟水河及17条易发生河沟道洪水的中小河流、13处中下游有人居住淤地坝,32座下游有人居住的涝池等防御薄弱环节发出《关于做好近期强降雨过程水旱灾害防御风险提示》。结合包联领导下沉指导,成立4个检查组,跟踪督导各项工作落实,指导5区2县开展应急抢险技术支撑。
三、精准测报,当好汛情“吹哨员”。紧盯中小水库、淤地坝、涝池、在建水利工程、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危险区等防御重点,密切监视雨水情,强化水文情势预报和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预警,依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梯次递进发布预警。先后发布24小时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临近风险提醒和实时监测预警,为地方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自8月31日15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应急响应以来,共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6期,通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群发出气象预警提醒23次、小洪水预警26次。电话“叫醒、叫应”县区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人及降雨重点落区村级责任人260余次。发送山洪灾害预警239个,向涉及的54个乡镇235个村,发送短信17651条,“叫醒、叫应”防汛责任人2924人,依托基层网格管理和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包保”责任,提前避险转移群众66931名,在面对9月突破全市历史极值的强降雨过程中,实现了无一人伤亡。
四、突出重点,扭住风险“牛鼻子”。严格落实“八个方面”隐患排查的工作要求,重点针对“最不放心 、最不拖底”的水库、淤地坝等水利工程、在建工程及河沟道开展风险隐患再摸底、再排查、再整治,严格落实“日报时报”制度,3个应急工作组集中办公,4个工作组下沉一线,有力有序开展工作,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13座水库提前腾库500万立方米。撤离13座淤地坝中下游群众215名,32座涝池下游群众290名,施工人员886人、机械设备154台。封锁步行桥15座、车便桥2座。面对湟水河、西纳川河及南川河大量行洪、持续高水位浸泡等不利因素,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沿线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昼夜巡堤防查险中,市水务局第一时间派出技术骨干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宣传防汛安全知识,提高巡查效率和排查险情能力。对全市206条易灾沟道,均建立“一患一案”防御措施,让风险可防可控。
五、应急抢险,筑牢防灾“压舱石”。面对漫堤、堤防塌陷、中岭水库放水管堵塞等险情、工情,专题会商,滚动分析研判,强化险情灾情应对,充分发挥水利专业优势,组织60名专家和8支应急队伍,包片提供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先后派出4个工作组、4个专家组,前往一线提供技术指导。面对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与省水利厅专家、密集会商,“一患一策”研究应对策略、明确防御重点。同时,与应急部门、县区政府研究增强防汛力量,强化防御措施。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累计派出专家30人次,紧急调集挖机36台(次)、装载机2台、自卸车2辆,砂石140余吨,编织袋 3000个,石块400余吨、铅丝网200米、沙袋500余条,投放吨袋300袋、铅丝石笼50立方米,全力抢险应急处置,截至目前,湟水河湟源段立达桥约30米堤防垮塌段、湟水河西宁段北岸西宁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护岸约50米塌陷段、湟水河北岸泰阳国际停车场河堤裂缝等3处险情已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