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工作部署,稳中求进、坚定稳妥,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牢牢把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 不断提升纪检监察治理效能,全省纪检监察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即日起,青海省纪委监委网站、“青海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推出文字专栏“亮点工作·2021青海纪检监察工作回顾”,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系列报道。
“截止5月6日,群众反映南川西路24-32号院在棚户区改造拆迁中燃气费未退还的事宜已全部办结,总计向住户退费13770.732元”,这是城中区向市纪委监委回复“关于南川西路24-32号院房屋征收后燃气费退费相关事宜情况说明”的部分内容。
“我过来办理换证业务,以为要和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工作人员推荐并指导我使用自助机办理,不到5分钟就办完了,办理过程很贴心、更便捷。”市民王某某在车管所办理完更换车辆驾驶证业务时高兴地说道。
“通过网络就能完成审批手续,不用一遍一遍的跑,真的是越来越方便了。”大通县塔尔镇一位村民向我们分享轻松办理经营水果店相关证件手续的喜悦,自大通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以来,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达到100%。
这是西宁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为切口,紧盯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的一个缩影。
2021年新春伊始,西宁市委把推进作风建设作为全年各项工作的“当头炮”“先手棋”,召开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在全市营造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新起点、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8月4日,西宁市委召开作风巡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以作风巡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痼疾,把作风巡查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把握和谋划,积极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作风建设再加压、再鼓劲、再推动。
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为推进作风建设指明方向
市委作风巡查工作坚持市委统一领导、作风办统筹协调推进,将作风巡查作为全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市委主要领导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出发,高度关注市委作风巡查工作,在作风巡查机构、人员、工作运行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在市委作风巡查动员会召开之际专门作出批示,在启动运行“西宁评议”系统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协调,确保全市作风巡查高位开局;市委作风巡查坚持紧贴中心、服务中心,结合全市作风建设推进会重点任务分工等,研究制定巡查工作方案,明确3项常态化巡查、5项专项巡查工作重点。通过召开作风巡查动员会,安排部署常态化作风巡查、“十佳十差”评议以及驻点巡查组选派、业务培训等,统筹推进全市作风巡查工作;市委作风办负责同志发挥各自优势,当好作风巡查的“施工队长”,将作风建设直接抓在手上,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抓落实、抓协调、抓督导。通过请示汇报、沟通会商、提出意见等形式,确保作风巡查工作始终按照市委部署有力推进。市纪委制定《全市基层作风建设巡查任务分工》,对作风建设巡查问题线索办理、直查直办、反馈问题整改督办、媒体配合暗访等工作进行安排,压实巡查责任。
聚焦任务,精准发力,为推进作风建设找准“靶向”
市委作风巡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夯实巡查基础,从全市范围选取经验丰富、作风顽强、公道正派的巡查干部50余名,成立10个作风巡查组,围绕推动落实全市重点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包保重点项目、包保重点企业责任落实,开展业务培训3期,着力提升业务能力;精准发现问题,发布《西宁市委2021年度作风巡查公告》,聚焦巡查任务、职责定位,紧扣“作风”二字,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模拟办事等方式,深入各地区、各部门及项目工地、市民中心、基层站所600余个,由表及里、以下看上、以点带面,推动巡查向“神经末梢”延伸。巡查发现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问题较为集中,主要表现在不动产证办理难、县区级办事大厅事项入驻率不高、群众出行不便等方面,存在不敢动真碰硬、上交矛盾、下推责任等倾向性、苗头性作风问题666条。坚持对发现问题集中会审、逐一研判,切实把问题找准,并形成问题清单;盯实问题整改,坚持第一时间向有关地区单位下发作风巡查整改问题反馈单,督促立行立改,限期整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压实了各级党组织作风建设主体责任。截至目前,推动整改问题595条,正在整改71条,整改率达89.3%。
打造平台,以评促改,为推进作风建设拧紧“发条”
市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西宁市2021年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和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评议工作方案》,从7月底开始至11月下旬,在全市开展2021年度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和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评议工作,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也鞭挞后进,给基层干部拧紧作风建设的“发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开展“西宁评议”工作,促进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评议系统有序运行,将全市3200余个服务窗口、基层站所、机关科室和公共服务企业纳入“西宁评议”范围。系统运行以来,共录入信息68.2万余条,收到群众评议6.5万余条,满意率达99.44%。不满意评价192件,主要集中在办事拖拉效率低、服务态度差、不一次性告知等方面。如,群众反映城中区卫生健康局仓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秩序混乱。经查,该问题属实。投诉人带孩子到该服务中心接种新冠疫苗,该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学生较多,现场无人引导、管理秩序混乱,导致出现人员扎堆现象,在疫情防控期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对大通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安保人员服务态度差问题反映中,查实该中心安保人员李某某在与投诉人沟通过程中语气生硬,投诉人要求其端正服务态度,该安保人员与投诉人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出现不文明用语。此外,还有投诉反映,西宁市税务局第二分局派驻西宁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工作人员未按要求摆放“西宁评议”二维码牌,导致群众无法扫码评议。同时,开设“码”上举报平台,将巡查内容纳入“码”上监督举报受理范围,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市政府网站、西宁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西宁晚报、市广播电视台等线上平台广泛公布作风监督举报二维码。印制作风监督举报二维码公告3500余张,在全市窗口单位、基层站所、公共服务窗口单位等处广泛张贴,多渠道收集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和线索。结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新闻媒体开设的“作风聚焦”栏目等渠道,及时梳理作风建设方面问题8条,纳入巡查事项,跟踪监督推动落实。
推动以评促改,对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整改措施,集中研判整改意见,推动整改提质增效。如,针对群众评议的在办理企业医疗保险申报事宜过程中“多点跑”的问题,推动城东区医保局对办理流程进行再调整再优化,实现了企业原先“定点办”到现在“全区通办”“就近快办”的转变;针对城东区中庄路城镇污水管网提质增效改造建设项目路面挖开7个多月迟迟没有完工,给附近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现场协调,仅用11天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针对城北区洁神路市容市貌相关问题,督促相关地区落实整改责任,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建立保持市容市貌长效机制;针对奥莱城项目无限期拖延交房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积极与开发商沟通协调,召开信访协调会,达成了交房承诺。市教育局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查处取缔无证照办学机构73家;市医保局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09家,拒付追回医保违规费用、违约金67.86万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保健食品及“保健”市场经营主体3000余次,责令整改123家,罚款26.7万元;市法院运用诉调对接机制,积极解决王某某等人诉藏格公司责任纠纷一案,妥善化解处理债券群体性纠纷,充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结果运用,研究制定《西宁市2021年群众满意的“十佳”单位和群众不满意的“十差”单位评议工作方案》,将“西宁评议”结果作为评比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对评为“十佳”单位的全市通报表扬,并与相关评先评优挂钩;对评为“十差”单位的全市通报批评。
健全制度,严格问责,为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保障
健全完善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作风建设。作风巡查方面,制定工作运行流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考评、内部管理等8项制度,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追责问责—年底考核”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对整改不力的,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予以扣分。同时,建立巡查组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对巡查中发现的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移交。截至目前,针对相关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等问题,批评教育11人,责令作出检查12人,约谈17人,向市纪委监委移交2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西宁评议”方面,以不满意评价事项为重点,建立不满意评价事项处理工作规范、问题转办等6项工作机制,形成“回访—研判—督办—问责—整改—回访”的6步法闭环运行管理机制。截至目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回访群众1.76万余人,并形成《“西宁评议”不满意事项分析报告》,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抓好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