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严的基调、严的举措、严的氛围,按图索骥、挂图作战,精准发现、纠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
扛牢责任 落实举措 全力推动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局起步
“实”字当头,扛牢整治责任。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把集中整治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积极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强化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统一行动步伐。传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和市纪委监委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督促被监督单位扛牢集中整治政治责任,紧贴主责主业,强化 “四个聚焦”,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打牢开局起步工作基础。
“速”字为要,抢抓整治战机。第一时间给被监督单位印发通知,压实责任,明晰思路,确定目标。按照《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医疗卫生系统为集中整治重点领域,第一时间督促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保局党组研究制定《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会,派员参加会议提出明确要求,抢抓整治战机,迅速推动全面展开。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市委联合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统筹整合、全面整治、一体推进。
“效”字为本,落细整治举措。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聚焦主责主业,紧盯群众关切,以“小切口”破题,督促被监督单位共查摆出14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医疗卫生领域为重点,指导督促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保局召开集中整治专题研究会,制定24条工作措施,认真推进展开。截至目前,医疗机构查摆出让患者重复挂号、医护人员过度医疗等问题,给予相关人员批评教育;围绕基金监管,开展专项检查、日常检查,查处了79家违规定点医疗机构,追回医保违规费用350万元,并做出了解除医保服务资格、暂停医保服务协议、约谈整改等处罚。
下一步,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将进一步加大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查办,并以“有诉必应马上办”等有效机制,强化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推动医疗卫生领域集中整治走深走实,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
大通县纪委监委
毫不松懈整治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自中央部署开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大通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部署和省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非常明确、毫不含糊把集中整治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迅速行动,凝聚攻坚合力,坚决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
坚持从政治上看,精准施策推进。提高站位。坚持把集中整治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第一时间研究部署、调度推进,形成了党委统筹抓总、纪委系统推进、部门自查整治、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紧扣“四个聚焦”,坚持问题导向,明确20项整治内容。找准靶心。结合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两整治一审计”发现问题,将村集体“三资”管理、8.18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使用中反映突出问题作为整治重点。压实责任。组织召开推进会3次,逐项分解任务,听取工作汇报,县委书记、县级领导与下级党组织“一把手”开展集中谈话,督促知责明责、履职尽责,抓实抓细民生实事。聚力推进。建立专班专抓、乡镇协作片区协同推进、职能部门联动配合的“1+4+17”工作机制,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按照“一个部门牵头一项整治”的原则,督促职能部门“见人见事”开展自查自纠,截至目前已查找问题10个。
注重从关键处找,深挖问题线索。精准发现问题。把增强群众获得感、激活监督“神经末梢”、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起来,畅通线上线下监督举报渠道,全县718个基层党组织广泛张贴公告,鼓励群众实名举报。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公开接访、协同合作、分析研判、政治巡察等多种渠道作用,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上深挖问题线索,加强与司法、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拓展系统外线索来源。精准摸清底数。通过问题线索起底、信访举报分析、留置专案延伸等,对二十大以来问题线索全面开展“三查”,重点排查群众反映强烈、反复举报和“查否件”,逐件过筛子。开展已办结线索“回头看”,建立未办结和“回头看”线索台账,定期梳理汇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准研判推进。按照工作调度要求,市纪委监委对重点问题线索督办调度,县委书记主动领办重要问题线索,给予有力指导,提升线索的成案率。推行纪委班子人人包案,委班子成员共包案6件。
强化从案件上破,严查蝇贪蚁腐。全力推进办案。对上级交办和重点督办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对涉及内容复杂、特殊敏感、协调难度大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紧盯农村“三资”管理、村级“一肩挑”人员等,找准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组建案件查办突击专班,强力推进省市纪委督办件高效办结。4月1日以来处置信访件及问题线索13件。坚持个案解剖。以“小切口”推进系统治理,针对发现互助协会资金收回不及时、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以案促改,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自查自纠扶贫互助协会管理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