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 首页 -纪检监察
亮剑蝇贪蚁腐 护佑民生福祉——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六)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5日 分享
字体:

编者按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严的基调、严的举措、严的氛围,按图索骥、挂图作战,精准发现、纠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第二监督检查室

点题整治  纾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瞄准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点题整治”,以问题开局破题,以监督深化整治,一手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手推动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推动责任落实。坚持人民至上,深刻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重要意义,督促大通县、城北区、经开区党委认真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把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同党纪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压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周梳理、月总结、季通报,进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抓紧抓实集中整治。

二是深化监督检查,从严传导压力。充分发挥“室组地”协作联动作用,“四不两直”深入联系地区,会同县区纪检监察部门,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个别谈话等方式加强联合督导、分类指导,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聚焦主责主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自查,限期报送问题清单。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念,将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纳入岗位风险清单,促使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推动用好群众身边典型案例“活教材”,督促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侵害群众利益,具有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提对策,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截至目前,对大通县、城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督导检查7次,下沉乡镇(街道)、机关单位和基层党组织21家,个别谈话70余人次,梳理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6个,排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1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2个。

三是聚焦突出问题,提升监督质效。坚持既督又战,将生态环境保护、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任务,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联合市房产、自规、税务等5部门,采取“一事一策”“一案一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共同研判当前不动产登记突出问题,倒逼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房产、税务部门简化办证流程,推动群众“办证难”问题。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实地查访大通县俄博图水电站、纳拉滩水电站等点位15个,督促整改问题3条,提出工作建议17条;组织召开纪检监察监督、组织人事监督、司法检察监督和生态环保监管贯通协同机制会商研判会,研究堵点、难点问题,通报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切身利益不关心、不上心等方面问题11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增进群众感情、维护群众利益上担当作为。

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

聚焦群众利益 开展行政审批系统  集中整治专项监督

市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按照《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紧盯行政审批系统重点环节,严格履行监督责任,推动行政审批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稳步推进,推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高度重视,加强协调对接。指导营商和行政审批部门制定《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真心实意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紧盯重点,做实监督检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薄弱环节梳理和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对市营商局“有诉必应马上办”“西宁评议”等监督平台的登记办理情况台账、电话回访情况进行查阅,确保做实做细集中整治。

统筹推进,夯实整治成效。督促相关部门持续加强窗口作风巡查力度,严格按时限反馈问题整改并做好跟踪回访工作,倒逼窗口工作人员更加注重服务细节和态度,持续改进作风,坚决从源头上防止问题产生,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