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宁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关口前移,深入一线,开展防汛期间监督检查,为汛期筑牢“纪律”堤坝。
靠前监督,筑牢“思想堤”。市纪委监委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监督工作,下发进一步严明防汛期间工作纪律通知,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清当前防汛减灾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自觉将监督工作融入全市防汛减灾大局。通过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时刻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态度,抓实抓细各项防范应对措施,打好防汛“主动仗”。
靶向监督,筑牢“责任堤”。聚焦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责任、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制定防汛减灾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督促各县区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检验预案效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围绕监测预警预报、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抢险救援力量准备、人员转移避险预案落实等关键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确保各项责任和措施一贯到底、不留死角。强化“室组地”联动,成立3个专项监督检查组下沉一线精准监督,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跟进监督,筑牢“保障堤”。聚焦防汛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全程跟进监督,常态督促职能部门细化隐患排查要求,确保各项隐患整治到位。构建内外协同、高效顺畅的监督工作格局。强化内部协同,市纪委监委统筹协调,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区纪委监委力量,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办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监督网络。加强与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联系,建立信息通报、会商研判、联合检查机制,及时掌握汛情、险情、灾情及工作动态,实现监督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成果共享。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对涉及防汛减灾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责任单位反馈,督促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有力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