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 首页 -纪检监察
亮剑蝇贪蚁腐 护佑民生福祉——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三)
来源: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1日 分享
字体:

编者按

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严的基调、严的举措、严的氛围,按图索骥、挂图作战,精准发现、纠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湟源

“五个谋实”扎实推进群众身边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提高站位谋实“组织篇”。县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县委常委会专题组织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有力指导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县纪委监委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发湟源县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整治重点,细化了工作措施,压实了工作责任,以整治任务“清单化”统筹推动集中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畅通渠道谋实“线索篇”。坚持开门受理和全面起底相结合,线上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发布专项整治公告,运用“信、访、网、电、微”举报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线下充分发挥基层减负监测点、党风政风观测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面对面了解社情民意,收集问题线索。印发宣传彩页,抓紧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及时召开全县“平台”推进部署会,明确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专人负责,制定县本级“平台”推广方案,完成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13家责任部门账号创建、监督事项清单预置及业务培训工作,为“平台”规范运行奠定扎实基础。

导向明确谋实“监督篇”突出监督执纪,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四个方面19项整治任务,聚焦“一把手”责任落实,开展监督检查34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21条,发现涉及农村小型基层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问题1件。同时,严格落实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以“西宁评议”为抓手,督促办理“西宁评议”转办件5件,印发《工作提示》1份,《履职提醒函》1份,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不断增强服务群众质效。

分层分类谋实“警示篇”。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综合运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交流研讨、通报典型案例等手段,教育引导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以案为戒、汲取教训,进一步绷紧廉洁之弦。全面梳理十八大以来发生在我县群众身边的典型违规违纪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忏悔录等,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常在、震慑常在。持续深化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县党员干部签订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2000余份。

力求突破谋实“查办篇”。坚持以查办案件检验整治成效,结合实际确定农村小型基础建设、医疗卫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3个重点整治领域。严格执行“包案”机制,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领办疑难复杂案件1件,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牵头领办5件重点案件,落实派驻纪检监察组成员集中办公要求,充实一线办案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室组”“室地”组团攻坚,推动以案件查办和整治成效惠民生暖民心。

湟中区

坚持“五责”一体贯通  

力促集中整治见行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传责”。及时提请区委召开常委会学习传达了中央和省纪委监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和省市区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就集中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区纪委监委跟进召开区纪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全区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统筹乡镇、委机关各室组工作人员成立集中整治领导小组,设立综合协调组、问题线索处置组、整改整治组、监督检查组等4个工作专班,集中人员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全力开展整治工作。

二、联点包片指导“压责”。依托县级领导包保机制,紧紧围绕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及时向各县级领导抄送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内容,提醒各县级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及时督促分管领域职能单位和包保乡镇严格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联点包片、包案工作,切实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厘清责任清单“亮责”。制定印发《湟中区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在明4方面19条重点整治内容基础上,聚焦不同职能定位,细致梳理涉及区直各机关单位任务清单18条,乡镇、街道任务清单13条,委机关各室组任务清单8条,安排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对照责任清单开展督导检查,以“清单化”管理提升集中整治工作精准度和规范度。

四、明确监督重点“督责”。紧紧围绕集中整治内容,确定2项重点整治内容,分别为农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收益分配过程中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贪占挪用、谋取私利等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执行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统筹纪检、财政、审计等部门力量,从日常监督“小切口”入手,深入村和基层单位开展驻点监督工作,就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反馈给驻在部门,持续跟进督促整改。

五、严查快结案件“问责”。全面畅通信、访、网受理渠道,公开受理方式,充分运用好群众“码上监督”二维码举报平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作风扫码举报等大数据平台作用,广泛扩宽线索来源。建立健全数据台账,全面排查起底党的二十大以来群众反映强烈、反复举报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和“查否件”,逐件过筛、摸清底数、集中研判、动态更新。截至目前,共排查起底问题线索43件,已办结30件,立案查处1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组织处理26人。